贵州作家肖勤个人简介
【基本信息】
民族与籍贯:仡佬族,1976年1月生于贵州遵义,中共党员,大学学历(贵州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现任职务:贵州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文学院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
【职业与创作历程】
1. 基层履历:曾在湄潭县乡镇、县委组织部任职,历任镇长、副县长等职,有十余年基层工作经历,深入接触乡土中国肌理,为文学创作积累鲜活素材。
2. 从文之路:2009年入鲁迅文学院第十二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专职转向文学创作,以“向日子偷时间”的毅力坚持每日2000字写作,节假日专注长篇创作。
3. 文化担当:长期关注贵州多民族文化,以仡佬族文化、黔北乡村生活、基层建设者故事为创作富矿,作品兼具现实深度与人文温度。
【代表作品】
中篇小说:《海边的向日葵》(2025年百花文学奖)、《隐秘的船》(2024年人民文学奖)、《暖》《去巴林找一棵树》(第十五届十月文学奖)。
长篇小说:《水土》(贵州省“五个一工程”奖)、《外婆的月亮田》(儿童文学,桂冠童书奖)、《守卫者长诗》。
短篇小说集:《丹砂》(2011年“文学之星丛书”)、《尘世间小小的灯》《霜晨月》。
纪实文学:《迎香记》(贵州省“五个一工程”奖)。
影视改编:小说《小等》《碧血丹砂》搬上银幕,《海边的向日葵》入围平遥国际电影展影视改编单元。
【获奖荣誉】
国家级: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2012)、人民文学奖中篇小说奖(2024)、十月文学奖(2019)、《小说选刊》年度小说奖(2011、2021)。
省级:贵州省第十四、十五届“五个一工程”奖,首届文学奖报告文学一等奖,三届少数民族文学“金贵奖”。
其他:贵州省“三八红旗手”(2021)、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19),作品译介至英、韩、法、哈萨克斯坦等国。
【创作特色】
1. 扎根贵州大地:以黔北乡村、仡佬族文化为底色,书写盐运码头(《隐秘的船》)、桥梁建设者(未公开作品)、乡村教师等群体,被誉为“贵州故事的深情记录者”。
2. 人性与救赎主题:擅长在悬疑外壳下探讨精神困境,如《海边的向日葵》中“双向救赎”,《隐秘的船》里盐工的命运沉浮,兼具社会批判与人文关怀。
3. 儿童文学突破:《外婆的月亮田》以仡佬族童谣、习俗为线索,融合个人童年记忆,获称“民族文化传承的诗意范本”。
4. 现实与浪漫结合:语言凝练如诗,情节层层递进,既有《迎香记》的纪实力量,又有《丹砂》的寓言美感,被评论界赞为“泥土里开出的文学之花”。
【社会影响】
作为贵州文学界“领军者”,她推动本土作家创作,同时以行政职务助力基层文艺发展,如组织“文艺两新”培训,深入桥梁工地、乡村采风。
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选刊、年度榜单,成为贵州文学“走出去”的名片,其创作被视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要坐标”。
(数据截至202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