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彩贵州信息港   贵州历史   凯里市历史沿革

贵州有你更精彩

凯里市历史沿革

时间:2015/9/10 来源:贵州信息导航 作者:贵州梦

春秋时期属牂牁(牂柯),战国、秦、汉、两晋、南北朝属且兰,隋、唐属宾化县,宋属合江州。明、清时期置清平堡、司、卫、县或凯里司、卫、县。民国三年改称炉山县,1958年复称凯里县,1983年设立凯里市。“凯里”系苗族语音译,意为“木佬人的田”(苗语称木佬人为“凯”,田为“里”,“凯里”即“木佬人的田那个地方”)。


凯里市原为炉山县。炉山县汉为故且兰地,元朝时麻峡(今麻江县)县地。明洪武初年置清平堡,二十年(1389)置清平长官司,三十年(1397)改为清平卫。明弘治七年五月(1494)置清平县,隶都匀府。清康熙七年(1668)并入麻哈(今麻江)州,十一年(1672年)复置清平县,四十一年(1702年)凯里安抚司并入清平县。民国二年(1914)清平县改为炉山县。


1949年11月炉山县获得解放,中共炉山县委、县人民政府同时宣告成立。同月,县委、县人民政府宣废除旧的乡、镇公所,建立新的乡、镇人民政府。1950年,废除保甲制度,建立村级人民政权。1951年1月27日,在中央慰问团的关怀下,凯里区苗族自治人民政府成立,为贵州省第一个苗族自治区。1952年9月,炉山县苗族自治人民政府成立。1956年7月23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成立,确定凯里为州府所在地。1959年1月,炉山县、麻江县、雷山县、丹寨县合并为凯里县,1961年8月4日县相继分置,炉山县仍为凯里县,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凯里县,设为凯里市。1984年1月,凯里市成立。


2014年9月,贵州省政府批复,同意黔东南自治州人民政府将麻江县下司镇、碧波镇划归凯里市管辖,原下司镇、碧波镇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凯里市、麻江县行政区域界线做相应变更。批复还要求,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应认真做好行政区划调整相关工作,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行政区划】

凯里市辖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7个街道办事处(含33个新型社区)、9个镇、2个乡:凯里经济开发区、炉碧经济开发区、大十字街道、城西街道、西门街道、鸭塘街道、湾溪街道、开怀街道、洗马河街道、三棵树镇、舟溪镇、旁海镇、湾水镇、炉山镇、万潮镇、龙场镇、下司镇、碧波镇、凯棠乡、大风洞乡。


凯里城市经济圈,辖1市5县4区,即凯里市、麻江县、丹寨县、雷山县、台江县、黄平县、贵州凯里经济开发区、炉碧经济开发区、金钟经济开发区、台江经济开发区,国土面积为747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30万;凯里地区辖1市1县2区,为凯里市、麻江县、贵州凯里经济开发区、炉碧经济开发区,国土总面积为2656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30万(包括流动人口);凯里市内有苗、汉、侗等民族。辖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乡9镇和7个街道办事处、含33个新型社区,国土总面积为1556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面积796平方公里,建成市内面积67平方公里(2012年),城区面积100平方公里(2013年,含凯里、炉碧经济开发区)。

【相关内容】:

    多彩贵州 醉美世界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
    贵州导航
    贵州便民助手
    休闲
    码上有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