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彩贵州信息港   贵州人物   吴学超

贵州有你更精彩

吴学超

时间:2015/7/15 来源:贵州信息导航 作者:贵州梦

美国地质测量局太空地质研究中心航空测量组首席科学家吴学超

贵州“孩子”吴学超。

“梦想就是狂想。我现在的梦想就是活到120岁,把我的家乡贵州,从穷贵州变成富贵州。”这是87岁的美籍华人吴学超昨天演讲中的一句话。

1947年,吴学超从贵州省印江县前往南京读大学,当他介绍自己是贵州人时,同学中传来一句:“贵州苗子”。87岁的吴学超举起右手模仿同学当时说这话的语气和动作,“那是欺负人的语气。所以,我不服气,我现在退休了,到我报仇的时候了。”怎么报仇?发展贵州。这是吴学超给出的答案。

回乡之路,他走了47年

1947年,吴学超从思南中学毕业,考入南京测量学校大学航空测量科。当年一心想考南京大学的他,听说这所学校隶属国防部,不仅衣食住行全免,每月还发零花钱,便主动报考了。这一次离家求学,小小的少年胸怀着大大的梦想,却不曾料想这一别,就是47年。

1949年,他随学校迁往台北。1950年大学毕业,他参与了著名的石门水库工程。“3000人,每天轮流工作,24小时不间断地干了6个月。水库工程提前完成。”吴学超因为负责室内、室外设计工作,表现出色,被派往美国考察。

“我不考察,我要读书。”吴学超坚定地说,小时候因为路途遥远,教育资源匮乏,10岁才开始读书的他,始终认为学习才是第一要务。就这样,他开始了美国求学之路,也开启了航天事业之路。

从1947年离家求学,印江、南京、台北再到美国,吴学超的求学之路越走越宽,而返乡之路似乎越来越难。“1965年以前,我和父母完全失去联系。18年间,他们不知道我死活,我也不知道他们的死活。”1966年,他通过香港的朋友间接和家里取得了联系,而此时,父亲已经离世。

35年后,吴学超再次见到母亲,是在香港友人家中。他只用了六个字形容母亲的样子,“还是土里土气”,话语中流露出35年间不曾于膝下尽孝的遗憾与心酸。

为贵州致富,立志活到120岁

1994年,吴学超回乡参加思南中学校庆。小时候上学路上的那条河还在,孩子们上学还要蹚过那条河。“我是被人背过去的”,说着他眼圈开始红了。1999年,他为家乡捐了一条公路。

他是这么说的,“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而在他心里,让贵州富起来,一直都是他心里最大的愿望。

吃好、睡好、运动好、想得开、笑得多,这是如今的吴学超对自己的要求。

每天早上半个葡萄柚,半根香蕉,一个煮鸡蛋,少许杏仁、核桃等坚果,以及一份脱脂奶。另外,坚持吃大蒜、西红柿,白天喝绿茶,晚上一杯红葡萄酒,水果选择抗氧化、抗衰老的葡萄、蓝莓、草莓等。餐后,服用维他命。

这样精致的饮食,在吴学超看来,原因只有一个,“我立了志,活到120岁,就要努力。”

这位87岁的老人,用一个博士做学问的态度研究健康,以一个军人训练的素质规范自己的饮食,其实都是因为82岁才退休的他,需要争取更多的时间为贵州致富。

68年前,读大学之初,同学那句“贵州苗子”,他至今记得,说话时他拍了一下心口的位置。“美国82岁才让我退休,我活到120岁,还有30几年可以为我的家乡做事。”

扩大农业,写三方案发展贵州

今年,是吴学超第一次参加生态文明会议。当他接到邀请做一个关于生态主题的演讲时,他开始做功课。

“博士有博士的弊端,只了解自己的专业,我就只了解航天。但是,博士也有博士的优势,知道怎么利用学习了解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吴学超研读了三篇中国顶尖的博士后论文,之后开始准备本次生态文明会议的演讲。当他说起那些农业数据,聊起生态农业发展时,别人以为他是一个农业专家。

扩大农业生态化发展,就是他写的第一个方案。在这个方案的第一个步骤中,就是他重视的教育。在每个县城建农业职业学校,在每个地区建农业专科学校,只有发展农业教育,才是发展农业的根基。

说到教育,自1994年第一次回乡,吴学超就先后在印江民族中学、鹅岭镇一小、二小、思南中学、板溪中学等学校建立了吴学超学者奖学金,奖学金金额逐年增加。每年中高考后都能按时将奖学金寄来,使成绩优异的家乡学子按时入学。

除了发展农业教育,放宽农民贷款、修建公路、利用科研……这些都是吴学超扩大农业发展的方案内容,也是他通过学习得到的果实。

他说,一个人穷得只剩下西瓜子,可是将西瓜子撒一撒,种一种也能收获大西瓜。他的语言里,处处流露出幻想、梦想、狂想。比如,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先驱,优良的习惯是成功的阶梯,自信心是敲开成功的大门,机遇是成功的跳板。当他说到“习惯”时,习惯性的发音“习(xie)惯”,或许,这一切的狂想都源于和他的发音一样的归属:贵州,我的家。

【相关内容】:

    多彩贵州 醉美世界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
    贵州导航
    贵州便民助手
    休闲
    码上有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