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贵州旅游导航 多彩黔南旅游指南 三都巴茅寨-中国水族端文化村寨

黔省游-贵州旅游指南

三都巴茅寨-中国水族端文化村寨

时间:2015/1/13 来源:贵州旅游指南 作者:黔境游

巴茅,坐落于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三合镇镜内。是一座始建于清朝的水族自然村寨。至今寨中依然保持着写水书,说水语,着水衣的古朴民风,是水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缩影。巴茅古寨依山而建,木楼鳞次栉比,一气连横。寨中古墓林立,碑刻屋梁随处可见的精雕花纹与象形水书一起,承载了水族悠久的文化历史。

特色看点:吊脚楼、铜鼓斗角舞、祭祖仪式、赛马大会。

特色美食:鱼包韭菜、呵况(糯米饭)

三都水族巴茅民族村

三都水族巴茅民族村(图)


巴茅,坐落三都水族自治县三合镇境内,距县城6公里。是一座始建于清朝的水族自然村寨。至今寨中依然保持着写水书,说水语,着水衣的古朴民风,是水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缩影。有78户人家的巴茅古寨依山而建,木楼鳞次栉比,一气连横。寨前阡陌纵横,十里稻香,碧水河滩水牛嬉戏、骏马悠闲。寨中古墓林立,碑刻层梁随处可见的精雕花纹与象形水书一起,承载了水族悠久的文化历史。而水族独特的祭祖仪式,也为巴茅古寨三百余年的历史增添了一抹神秘。

此外,祭祖仪式前的水寨水歌迎宾,铜鼓斗角舞,祭祖仪式后的赛马大会都成为巴茅古寨端节必备的节目项目。而巴茅三百余年的历史,寨中保存至今的水族古墓,上百年历史的水族木楼,水族独特的文字,传自清朝精工细琢马尾绣工艺的水族服饰,依山傍水的桃园风光,也是吸引中外游客到来的另一原因。

【三都水族巴茅民族村的祭祖文化】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沉淀,原始神秘的民俗,淳厚朴实的民风和绚丽的民间文化,是一个集生态、人文、风情为一体的旅游村寨。

民族村一角

水族地区居民建筑,一般来说都建在依山傍水之地,较少建在山坡上。村寨四周喜植竹木,形成茂林修竹、苍松翠柏环绕,鱼塘满寨的环境,在水族地方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要修房,先修塘;一能养鱼吃,二能搞消防”。因此,被誉为“像凤凰羽毛一样美丽的地方”。村寨的大小规模要根据地势地形以及周边田土面积而定。它有大有小,少则几户多则几十户,甚至数百户不等,住房的都是“杆栏”木质结构。在水族地区,瓦房居多,建筑结实,一般底层饲养牲畜或安放石磨、石碓及堆放杂物等。二楼住人,中央一间为会客厅,堂屋板壁上设有方框式神龛,供祖宗牌位。牌位下面有张八仙桌。在水族地区几乎家家都是如此。客厅面积都比较大,可以说是家庭的中心。家中办理红白喜事酒宴及逢年过节打铜鼓击皮鼓娱乐等,都在这里举行。水族民居中楼梯是比较重要的工具,它是作为沟通上下层之间的通道,又是进门的标志之一,因此比较重视楼梯修建。堂屋门口有一个走廊连接着阳台。阳台在水族民居是正房的附属品,又是晾衣及晒粮之处,只要有条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个阳台。第三层一般作为储存粮食的苍库、卧室及亲戚朋友来访时的休息住所或杂物间通常都是三间、五件、七间不等,也有九间、十一间的,一般不会设偶数格式。九间以上的杆栏住房,在水族地区只是少数,况且过去都是富有人家才建的起。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县塘州乡杨昌学家还能看到祖上修了五六排间的“杆栏”式木质结构的四层楼。其二楼的周边都修有吊脚楼,整栋楼房不用一颗铁钉子,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还保存完好。

田园风光

水族民居中的“杆栏”式吊脚楼,实际上,很多是因应地形地貌和生活这间的需要来定。水族人们大多生活在青山秀水、林茂粮丰之地。我县是全省十大林区县之一,生长着松、杉、柏、枫、银杏、樟及银杉树等数百种,自然而然给水族地区人们建筑杆栏住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所以木质结构杆栏式建筑在水家山乡比比皆是。

新建房时,先请水书称生择定吉日,以便约定亲朋好友、邻居及叔伯弟兄前来帮忙。届时,木匠师傅先在屋基的中柱前摆放折糯,一升米及酒肉之类,以祭祀民族文化始祖“六铎公”,同时,在梁画上画太极八卦图;后在一片鞭炮、唢呐声中,新房一排排立地而起并安装完毕。当我们走进水家山寨的同时,细心地浏览民居建筑的时候,就会惊奇的发现门、窗、梁、柱、神龛等处有形式各样的浅浮雕、深浮雕的木雕部件,图案大多是表现当地人民现实生活的画卷,还有人们所熟悉的飞禽走兽,也有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水族人民大多是聚族而居。一村一姓,很多地区是几个或几十个村一姓,罕有杂姓同居,尤其是很少与其他民族杂居。由于同姓民族较为集中居住的传统,使水族的居民即具有较为统一的特征,又具有较明显的地域差异特征。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五里不同土”,就是水族民居最突出的表现,最真实的写照。水族居民之所以重视风水,除了与传统观念有关外,也与人居环境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前者,祈求趋吉避凶,神灵保佑,大富大贵,人丁兴旺,子孙发达。后者,是生产生活的客观实际需要。水族地区最忌讳建偶数间的房子,这或许是人们认为偶数间不吉利。已建三间或五间正房的,不想再扩大,那么新扩建的这一间也不能和正房一样高,必须“三高搭一矮”。至今在水族地区还保留着较早(三百年)以上的房屋,如五间的是六排柱子,两头四排柱子都落脚,唯独中间的两排柱子就不能落地,水语俗称“倒垒”,如说木料没有那么长,则不符合事实。这究竟是什么?原来在封建王朝时代,比如老百姓的衣服就不能穿黄色,那是皇权的象征,在住宅上,平民百姓的房子也不能跟皇宫建筑一样高,更不能一模一样,其原因就在这里。

可以说,水族建筑直接反映了水族民俗文化,直接敏锐地表现出人们的生活需求,是思想情趣、风俗习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结合的产物。

铜鼓、锣、芦笙、大歌 、小歌、银饰撞击声,伴着长衫青裤5斗角舞者的脚步,在巴茅古寨宽寂的广场响起。于是,巴茅,这座青山绿水间的水族古寨,踏着三百年历史的光阴,在岁末祭祖的这有刻鲜活起来。巴茅,坐落贵州省的三都水族自治县三合镇镜内。距县城6公里。是一座始建于清朝的水族自然村寨。至今寨中依然保持着写水书,说水语,着水衣的古朴民风,是水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缩影。

有78户人家的巴茅古寨依山而建,木楼节磷次 比,一气连横。寨前阡陌从横,十里稻香,碧水河滩水牛嬉戏骏马悠闲。寨中古墓林立,碑刻屋梁随处可见的精雕花纹与象形水书一起,承载了水族悠久的文化历史。而水族独特的祭祖仪式,也为巴茅古寨三百余年的历史增添了一抹神秘。被誉为“不可知的天书”水书记载了这么一个传说。

水族远祖的四个儿子分别居于四个地区。在四兄弟齐聚一堂向远祖敬献丰收果实时,远祖却不幸得了急病,临终之际,他命四子捉来一尾大草鱼,砍成四节用韭菜包好煮熟,分给四子。因感慨一家人迁居至此,还没有自己的节日,便以安葬那天为节。以四子所得鱼的顺序过节。于是四子以安葬日亥日为节,按鱼的顺序,分别纪念远祖。此后水族从每年农历八月中旬起,每隔12天的一个亥日,就有一个地区过节。这就是端节。而祭祖仪式作为祭祖先人的缅怀便成为端节最重要的一项活动。

水族祭祀

巴茅民族旅游寨位于三都水族自治县三合镇牛场村境内,地处三都县县城南面至荔波省道右侧,距三都县城6公里,是一座始建于清朝中叶的水族自然古寨,现全寨共有78户,人口325人,水族人口占全寨总人口的99%以上。尽管交通便利,受现代文明影响大,但该寨积淀千年的民风民情依然根深蒂固,全寨至今仍保持着用水书、说水语、穿水衣的古朴民风和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是水族村落文化的一个重要缩影。透过寨内依山傍水,鳞次栉比的水家杆栏式民居,聆听着随风飘来的古歌和水书的朗诵声,更易让人产生对这个民族远古岁月的追忆。

祭祖仪式分别在除夕夜和大年清晨进行,忌荤食素,惟独鱼不在禁用之列。巴茅祭祖仪式最为完整的保留了水族传统习俗。

巴茅的祭祖祠堂位于寨中一座建于清道光年间的木楼二层。木墙因为年代久远而有些班驳,一缕一 缕的阳光侧从屋顶有些透的瓦砾间射进,给烛火萦绕的暗淡祠堂上肃穆而奢靡的光晕。古老的祭祀活动便在身着传统蓝染长袍的老祭祀主持下开始了。参与祭祀的人必须在净身净手之后方可进入祠堂,而祠堂门口则由寨中最年轻力壮的两位男子守持长杆茅苇守护。整个过程是肃穆而庄严,水族人在向祖先供奉上丰收果实时,也一并祈求着来年的佐佑。鱼则成为供奉物品中重要一员,祭祖的鱼叫“鱼包韭菜”,是将韭菜、栗仁等塞满鱼腹后,炖煮或清蒸而成。祭祖的过程由铜鼓声界定,祭祀先将一杯水酒洒于地上,以祛除晦气。而后用水语颂念祭祀词。此后,族中长者一齐向供奉祖先的神龛上香。并与参与祭祀的游人一起分享供奉祖先的鱼与瓜果。

此外,祭祖仪式前的水寨水歌迎宾,铜鼓斗角舞,祭祖仪式后的赛马大会都成为巴茅古寨端节必要的传统节目项目。

而巴茅三百余年的历史,寨中保存至今的水族古墓,上百年历史的水族木楼,水族独特的文字,传自清朝精工细琢马尾绣工艺的水族服饰,依山傍水的桃源风光也是吸引世界各地旅游者到来的另一原因。作为2007年新开发旅游水族村寨截至“五一”黄金周,已接待中外游客5000余人。

巴茅祭祖,流淌的是,生生不息的水寨民风。

【相关内容】:

来贵州旅游推荐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
贵州导航
贵州便民助手
休闲
码上有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