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马头村:特色村寨的多彩画卷
在贵阳市乌当区的东北部,有一颗闪耀的明珠——新堡布依族乡马头村。它距贵阳市中心30余公里,宛如一处静谧的世外桃源,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马头村下辖新寨、马头、团坡、松树林4个村民组,居住着315户共904人,其中95%以上为布依族,浓郁的布依风情弥漫在村寨的每一个角落。这里历史底蕴深厚,元朝时属章龙州章龙县,明朝时,它是贵州宋氏大土司洪边、陈湖辖地的十二马头之一。“马头”一词原指部长,即头目、吏目,是土司制度下比长官司长官低一级的地方官,其居住的寨子称为“马头寨”,马头村之名便由此而来。尽管如今传统布依族干栏式建筑已不多见,但新建或翻建的房屋仍保留着沿门窗画褐色方框“火盆腔”的传统习俗,这表达了布依族人民对未来红红火火生活的美好向往。清朝中期,江西吉安府陈、罗、卢三姓汉人迁居至此,与布依族同胞杂居通婚、繁衍生息,多元文化相互交融,为村寨增添了别样色彩。
特色产业是马头村发展的强劲动力。这里的葡萄产业远近闻名,已建成高品质葡萄园1000多亩,连续5年总产量稳定在70-80万斤,2024年全村葡萄种植总收入高达2000万元。2012年,村“两委”通过考察和专家评估,发现当地土壤适合葡萄种植,随后招商引资,贵州鑫隆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入驻,流转1200亩土地打造葡萄种植基地,不仅改变了农业结构,还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后来公司转型,农户承包土地自主种植。像王平承包30亩土地,种植欧亚优质品种,亩产高达2000斤,每亩净收益2万元,年收入最高可达80多万元,还酿造葡萄酒售卖。罗发扬从打工到回乡承租土地种植葡萄,园子里有七八个品种,如受年轻人喜爱的“明星产品”巨玫瑰。这里海拔1200米左右,早晚温差大,利于葡萄着色、上糖、增香。经过摸索,他家葡萄产量从每亩1300斤提升到2000斤。采摘季在暑假,与周边景区游客高峰重合,游客不仅能采摘,罗发扬还将品相一般的葡萄酿成葡萄酒售卖,深受欢迎。如今,村里还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新增种植梨子、西梅、苹果、草莓等水果240亩,全村各类水果种植总面积突破2000亩,水果成熟季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采摘。
乡村旅游在马头村也开展得如火如荼。随着农村“五治”工作的推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成为避暑胜地与旅居天堂。2000年,唐发玉率先经营起村里第一家农家乐,拉开乡村旅游序幕,如今农家乐已发展到8家,并逐步转型升级为精品民宿。袁艳2020年将闲置旧农房改造成“源兴居”避暑旅居民宿,每逢暑假客房爆满,7、8月两个月收入可达6万多元,还会将游客推荐给其他民宿。今年,村里预计新增10家旅居民宿,全村农家乐、民宿已达42家,年接待量超过15万人次,户均增收超10万元。游客在此不仅能享受清凉避暑时光,还能观赏民族表演和歌舞,感受民族风情。此外,村里还有观光农业和田园体验项目,游客可在葡萄园采摘,在文化广场参与娱乐活动。
马头村,这座充满活力与魅力的特色村寨,正凭借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和日益兴旺的乡村旅游,描绘着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卷,向着更加灿烂的未来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