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彩贵州信息港   贵州历史   湄潭县史(8)

贵州有你更精彩

湄潭县史(8)

时间:2015/8/21 来源:贵州信息导航 作者:贵州梦

《史记.西南夷列传》载:“秦时常安页 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其意是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 后,开发贵州的首创性大事,就是修筑五尺道,修了路、随之派去官吏,把贵州纳入中央王朝的统治体制。修路与政治统治攸关,桐梓人周西城主黔时期,首先在贵州修筑公路,开黔境交通发展,汽车运输之先河,成为贵州历史上颇有政绩的省长之一。明、清和民国初期,湄潭通向外界的只有5条驿道:西南通遵义道宽6尺,北通凤冈道宽3尺,南通瓮安道宽1尺6寸,而东南到余庆,西北达正安道仅宽尺余。贵州不发达,源于交通不便,贵州与沿海地区相比,最突出的是交通滞后。贵州如此,湄潭亦然。


湄潭公路建设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期。1926年周西成主政贵州,欲东通湘楚、南联粤桂、西达滇缅、北略巴蜀,设立路政局,制定《贵州全省马路计划大纲》,40余县公路先后动工。1929年春,周西城饬令修筑遵义至沿河大马路,遵义至湄潭开挖出零星路段,始为湄潭现代公路建设之滥觞。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政治中心西移,与重庆毗邻的贵州公路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1938年,贵州省政府下令,由地方集资并组织人员修筑联通黔北至黔东的公路,将原遵义至沿河公路方案改为遵义至松桃公路,连通黔川、黔湘、黔滇三大干线以作军需之用。同年12月,湄潭县成立筑路委员会,县长严溥泉任主任,下设筑路工程事务处,颁发修筑遵松公路湄潭段筑路征地、房屋搬迁、敦促上齐民工的布告及通令,各区乡民工开赴指定地点动工。1940年9月遵松公路遵义至湄潭段竣工,湄潭民众共投劳50余万工日,开挖土方60余万立方,石方9000余立方。1941年4月16日正式通车,湄潭县境内有了第一条公路。1942年12月,县政府召开“筑路委员会”会议,商议修筑县城环城马路和翻修街道一事,县长谷炳伦为主任,组成会计、总务、征工、募捐、技术等股,下设文书、事务两个组,募筹经费6万元,由官堰、协育、庙塘、联合、抄乐、天城、锡落等乡各派100名民工进城筑路。1943年8月底,县城2公里环城马路和街道桐油拌合的三合土路面修筑竣工,同年又修筑湄潭至兴隆、高山至庙塘、永兴至复兴场、茅坪至杨村等可通行独轮车(鸡公车)的乡村道,部分路段可通行畜力板车。此后,各区、乡在测量设计的线路上,有的开挖了路坯,有的铺了一些石板,零星修整了部分路段,成为湄潭今日乡村公路之雏形。


1950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决定修建湄潭至黄平公路,11月,湄黄公路开始测量勘察,明确公路由贵州省交通厅第6工程队负责施工,县境段由各县政府负责征工组织修建。1951年10月,湄黄公路湄潭段正式破土动工,湄潭县人民政府组织庙塘、抄乐、兴隆、天城、锡落4乡和义泉镇民工2400余人成立5个筑路大队修路。1952年夏初,县境段20公里路基、路面工程完工。湄黄公路沿途多高山峻岭,地形复杂,穿越黔省第一大河乌江,工程量很大,除征调沿途各县大量民工参加筑路外,省还调集9个县的811名劳改犯人修筑险峻路段。1952年5月,湄黄公路湄潭境内工程竣工通车。1958年,县道黄家坝至茅坪,湄潭至马山,湄潭至天城,永兴至复兴竣工;乡公路槁车坳至凉井,马山至双石,抄乐至沙塘,永兴至杨家坪基本建成通车。1964年,县道高山至大芦修通。1973年,全县所有区、乡都有公路通车,为贵州省最早实现乡乡通公路的县份之一,但湄潭交通发展的最快时期还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


1996年,县城西大门梨树坳降坡工程和326国道、204省道改造工程,揭开了湄潭交通发展的序幕。紧靠县城的梨树坳地势陡峭,尤如县城的屏障,置县时选择形如半岛被称为苦竹坝的地方作为县城,看中的一个因素就是梨树坳这道具有重要军事作用的天然屏障。乱世战祸多,县城的军事作用就更重要,有梨树坳之险,若战事发生,攻则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守则据险防御,与湄江河联成屏障,可保县城无虞。后来如明天启年间王伦攻县,清康熙年间的吴三桂反叛,清道光、咸丰年间的号军起义,湄潭发生多次战争,梨树坳均发挥了重要的军事作用。但当初选县址时没想到,三百多年后这道曾被视为县城军事防御重地的山梁成为阻碍湄潭与外界联系,造成交通不畅的“瓶颈”。1958年,当全国都在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大跃进时,湄潭也曾决心用大跃进精神搬掉梨树坳这座山,终因历史原因没有成功。1998年梨树坳降坡改造工程全部竣工,原来险陡的山梁成了一条宽阔、平坦的通衢,随着道路的改造,大道两边的高楼一栋接一栋地矗立起来,与梨树坳相邻的40米湄江大道,326国道、204省道和环城公路的改线、改建,带动一个个经济新区形成和一条条繁华的商贸大街新建。1999年,湄潭先后召开了县第十二届二次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县交通工作会议,掀起了全县大修公路、大办交通的高潮。在此后的几年里,县里采用争取国家支持、借、贷集资建设,收费还贷等方式筹集资金,加大公路改造建设力度。


2003年12月19日,中共湄潭县委九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讨论通过了《中共湄潭县委关于加快公路建设的决定》,提出公路建设目标:以经济路、旅游路、扶贫路建设为主线,以县际公路改造为重点,以乡公路达等为目标,以通村公路建设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四横、二纵、二连线”(四横:326国道,204省道,永兴一流河渡一金桥一鱼泉,抄乐一沙塘一金盆一高台;二纵:东干线石莲一解乐一抄乐一兴隆一天城一永兴一复兴一马山,西干线西河一马山一洗马一鱼泉一湄江一黄家坝一高台一茅坪一石莲;二连线:湄进线、搞核线)的路网等级,力争三年内实现乡乡通油路,五年内实现村村通客运车辆。《决定》推动了湄潭县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发展步伐,2004年至2007年期间,湄潭县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投入资金1.3068亿元,实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114个,总里程852.5公里,湄潭境内国道46公里,省道20公里,县道169公里,乡道292公里全部建成油路或砼路,实现村村通公路,60%的村通油(砼)路,全县基本建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相互联通的公路交通网络。


遵湄公路建成之初,湄潭仅有当时任国民政府贵阳市警察局局长的陈世贤与人合伙购置的一辆“道奇”汽车。1978年,全县也只有各类汽车69辆。此后,湄潭县社会运力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至2007年,全县共有各类汽车3454辆,其中客运车辆857辆17140座,摩托车10022辆,汽车驾驶员12380人,摩托车驾驶员10148人,开通农村客运班线45条,覆盖全县80%以上人口密集的农村地区。一部湄潭交通发展史,也就是一部湄潭今天的经济建设发展史。

【相关内容】:

多彩贵州 醉美世界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
贵州导航
贵州便民助手
休闲
码上有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