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彩贵州信息港   贵州文化   荔波县瑶麓瑶族乡沿袭洞葬习俗

贵州有你更精彩

荔波县瑶麓瑶族乡沿袭洞葬习俗

时间:2011/11/29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崖岩洞葬可能已经离我们现代人远去了,然而在黔南的荔波县瑶麓瑶族乡至今还在沿袭着这一习俗。洞葬的葬法严格按氏族和家族区分,一般是一个家族同葬一个崖洞,也有同一氏族中几个家族同葬一洞,但在洞内各家族棺木摆放的位置均有规定,不得混淆。因此崖洞葬中每个洞至少几具、十几具棺木,许多崖洞多达几十具乃至数百、上千具。

    葬具全为木质,但棺木形制大多为木板拼合式,而整木挖凿成的棺材十分少见。其中有木板拼合式高架棺,整个棺身外加木制棺架固定,棺架分圆形和方形两种,大多数棺架立柱顶部加工成牛角形或菱形等。有栓棺式,棺身由大块板拼合,棺盖、棺底和两棺侧均用木栓固定,另有一种形制只是用两条木栓插入两棺侧板尾部所凿的方孔中将整个棺身固定;有弧背形汉式木板拼合棺;有整木挖凿的圆形棺,即棺盖、棺身为同一段整木剖开,棺身刳空,以仅容一具尸体为限,棺盖和棺身两端用竹篾、藤条捆扎固定。在一个喀斯特山洞里,数百具新旧“井”字形棺木,一般都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着,棺木上还雕刻着一些图腾和文字等。

    据陪同考察的当地有关研究人员介绍,这里瑶族至今还沿袭的古老悬棺洞葬葬俗,已有300年以上的历史了。是如今罕见的少数民族悬棺洞葬的族群。

    瑶麓乡的瑶族是一个封闭在荔波喀斯特原始森林深处的民族,崖洞葬按家族氏摊分着山林里的山洞,作为亡灵安息的洞窟。

    当老人去世了,族人们砍来树木,解成木板,做成“井”字形的棺木。瑶族画师用矿石颜料和蓝靛为亡灵描绘有天堂、人间、古钱、海洋和地狱的月牙形图腾及鱼形图腾的木板,嵌置在棺木上。家人们为死者煮一包糯米饭和一块烤肉给他当枕头,放在棺木内。后生们围着棺木,烧起篝火,敲着木鼓,唱起古歌,围绕着棺木跳起“打猎舞”。待到太阳落下,月亮升起,几十个后生抬起棺木,全村人打着火把将亡灵送出村寨。女人们在村寨口停下脚步,跪着火把消失在茫茫的喀斯特原始森林中。亡灵黑夜上路,是要亡灵不再认识回村的路。后生们抬着棺木,走进原始森林。按古规,他们不许走有人过的路,也不准许用砍刀开路,必须钻刺蓬踏荆再现棘,走一条陌生山路。几十个人抬着棺木钻刺蓬攀悬崖,前拉后推,将沉重的棺木送进半山上的亡灵洞中。他们照古老的规矩,按姓氏把棺木放置在洞窟里。然后一齐转身离开洞窟。此时,任何人都不能回头再看一眼亡灵洞,而且从此任何人也不再走进这个亡灵安息的地方。

    在瑶族人心中,亡灵安息的洞窟里是一个圣洁的地方,有些人的棺木是不允许进洞的,只能摆放在洞外原始森林的野地里,如儿童非正常死亡及在外死的人。

【相关内容】:

多彩贵州 醉美世界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
贵州导航
贵州便民助手
休闲
码上有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