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吸引力
内在依据是文章本身的张力。
张力往往因问题而引起——剧本,问题常呈现为危机和冲突;对于散文、诗歌、小说,问题常常呈现为困惑、麻烦、好奇、惊讶。
激情,是生命的一种诚恳投入。
文章的吸引力也要依仗一些技巧性措施。悬念的布置、节奏的调节、抑扬的搭配,都应该讲究。
在修改文章时常常把自己转换成一个医生,给文章心电图检查。
文章是由语言组成的,文学的语言则由感觉组成。由小感觉组成大感觉,由具体感觉组成整体感觉。
文学的世界,说到底是一个由语言营造感觉的世界。
直抒感觉往往葬送感觉
写作人,要做的是引发读者的感觉。
他们真正的本事,是把许多互不相识的读者的感觉系统一一调动起来,使人人都感同身受。
要让读者仿佛听到,仿佛看到,他们原来漠然的感知系统才能渐渐蠕动起来。
平静地叙述事情的具体过程,描述当时的情景,连重要细节也不要放过。这些描述,就能使朋友产生仿佛听到、仿佛看到的效果。可以想象过不了多久,朋友就会跟着你的思路走了。
世上的好文章,总是从调动读者有耳目开始。
细节,具体描写如久旱逢雨,涓滴不弃。写作中保持耳目直觉,就有可能使作品产生一种水灵灵】毛茸茸的质感,这也就保持了文学的基元性优势。
糖精不是糖——
文学最怕风干,最怕提炼成化学物质。
以上内容源自于贵州007的手写记录,原纸质文件已销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