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彩贵州信息港】   “村”字号   贵阳市观山湖区翁贡村 [内容]

贵州有你更精彩

贵阳市观山湖区翁贡村

时间:2025/7/14 来源:多彩贵州信息港 作者:贵州梦

隐匿在群山间的瑰宝——贵阳市观山湖区翁贡村

翁贡村占地面积5.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2666人,697户人家,分属于11个村民组。这里有着1774亩耕地,其中772亩水田如镜子般镶嵌在大地,1002亩旱地则孕育着多样的农作物。村庄被青山环绕,四季风景如画,空气清新宜人,仿佛是大自然特意眷顾的地方。

近年来,翁贡村声名鹊起,这离不开落户于此的贵阳市手上记忆博物馆。它如同一位文化使者,为翁贡村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座博物馆于2018年落地建设,2021年1月正式备案。经过多年的精心打造与发展,如今已拥有约2500平方米的场馆面积,馆藏蜡染、刺绣、民俗物件等民族传统非遗技艺物件近6300件(套),成为了集基础性研究、文化遗存展示、专业书籍出版、传承人口述史、文化交流、非遗研培研学、文创产品孵化、文宿为一体的生态博物馆。凭借着丰富的内涵与卓越的贡献,它先后荣获“贵州省十佳非国有博物馆”“贵州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等称号,还被认定为贵阳市市级专家工作站、贵州省妇联锦绣计划传承创新基地。

博物馆的创建人、馆长王小梅,便是从翁贡村走出去的。她怀着对家乡的热爱与对民族文化的执着,回到故乡开启了这场文化传承之旅。2018年11月,王小梅利用自家祖宅修建了蓝花叙事生活小馆,并挂牌成立贵州省人类学学会田野工作站、蓝花叙事文化传习坊。“蓝花”,是对蜡染、印染和扎染这三种工艺的统称,同时也代表着从事采蓝手艺的妇女。自2009年起,由王小梅主导的“蓝花叙事”文化传承项目便深入丹寨、榕江、织金、贵定、纳雍等地,寻找贵州村寨族群传统蜡染原型,采集手艺人口述史,致力于基础性研究和地方文化系统整理,并将一系列项目成果出版成书。

在蓝花叙事生活小馆,常常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2019年7月起,这里举行的“非遗国际”研修营活动,吸引了众多非遗传承人,如石阡县印染传承人赵运祥、贵定县蜡染传承人罗启香以及丹寨县蜡染传承人杨春燕等,他们现场指导市民游客体验印染、蜡染等传统手工艺,让大家亲身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2020年,贵州省文旅厅等部门联合在此举办了“蓝花叙事”非遗系列培训,上千人在这里接受了系统的印染、蜡染、刺绣等非遗技艺培训。小馆还积极参与各类创业创新大赛,屡获佳绩。像杨春燕的“瑙壁哩蚋”丝巾荣获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非遗文创专题评选最高奖项“锦鸡奖”,蓝花叙事生活小馆项目获中国妇女手工创业创新大赛南部赛区选拔赛优秀奖等。不仅如此,小馆还开发了豆豉、豆腐乳、甜酒等传统食品,并成功申报区级非遗项目,逐渐从一个简单的生活馆发展成为充满传统文化氛围的博物馆。

随着博物馆的扩建,展厅、公共活动空间、游客接待中心、民宿、非遗餐厅等功能区一应俱全,打造出一个25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博物馆综合体。其中,1200平方米的地下展厅由著名建筑设计师汪克以“环境友好型”理念设计,采用“地道风+采光井”的节能恒温型设计,独具特色。博物馆不仅是民族传统非遗技艺的展示与体验中心,还承担着国际文化交流、非遗手艺人交流、学术讲座、城市支持文化传承与体验活动等重要功能。

博物馆内的民族藏品丰富多样,达到近6300件。其中一件通天树的藏品格外引人注目,它共有九级,每一级都站着鸟,顶部还有一个人像,让人不禁联想到三星堆的通天树,体现了贵州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性与国际性。王小梅馆长的第一件藏品是大学毕业后在丹寨县收集的,回到翁贡村时,她已积累了3000多件早期收藏。多年来,随着博物馆的发展以及越来越多手艺人的加入,馆内藏品不断丰富,其系统性和完整性得到极大提升。这些藏品不仅是研究的珍贵样本,更是博物馆与外界互动交流的重要媒介。

博物馆还十分注重文创产品的开发,通过对贵州蜡染古老纹样和传统手工制作的创新设计,以“蓝花叙事”作为运营品牌,累计开发100多种文创产品,成功打通与市场需求的链接。同时,秉持“五年成匠,十年为师”的培育理念,为村民铺设了一条从参与培训到居家就业,再到成为长期合作手艺人和传承人的成长之路。翁贡村村民王大秀便是完成蜡染、刺绣等技艺培训后,从城里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手艺人,如今在博物馆从事加工手工艺品工作。博物馆通过线上及线下培训的形式,累计培训农村手艺人约2500人,为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

除了文化方面的独特魅力,翁贡村在乡村建设与发展上也独具特色。在三友坡,村民们积极参与庭院改造,周朋伟家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花费心思打造自家院子,用自己铸模的栏杆圈出一方小天地,用层岩奇石建造假山鱼池,树桩盆景错落点缀,整个院子充满了奇思妙想。他家的院子不仅环境舒适,还引来了邻居们的纷纷效仿。如今,三友坡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画上民族风情的墙绘、修建古香古色的凉亭、栽种争奇斗艳的花草,曾经略显单调的村庄变得色彩斑斓。翁贡村党支部还积极鼓励村民美化自家庭院、优化居住环境,并对表现优秀的家庭给予奖励,如周朋伟家就荣获了翁贡村庭院美化一等奖。此外,依托三友坡良好的气候资源和“治房”规范,村里计划将村民的闲置农房利用起来,打造避暑文化村庄,吸引游客前来避暑休闲,进一步拓宽村民的收入渠道。

在产业发展上,翁贡村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花菜、辣椒、食用菊等作物品质优良,远销北京、湖南、安徽等地。村民通过劳动、土地租金以及合作社分红等方式,有效增加了收入。而利用闲置农房打造避暑文化村庄的计划,更是翁贡村向农文旅融合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

翁贡村,这个充满魅力的地方,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蓬勃发展的产业。它就像一首悠扬的田园牧歌,吸引着每一个渴望探寻乡村之美的人。无论是在贵阳市手上记忆博物馆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还是在三友坡欣赏美丽的庭院风光,亦或是体验蔬菜种植的乐趣,翁贡村都能带给你独特而难忘的体验。相信在未来,翁贡村将继续绽放光彩,成为更多人心中向往的诗和远方,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四方来客,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续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相关内容】:

多彩贵州 醉美世界

生态酱酒·今生是你